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院校 > 相关政策 >

一文读懂中国人工智能政策红利与产业机遇


当我们站在新十年的门槛上,回望过去,人工智能(AI)已经从科幻小说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世界的强大驱动力。在我国,这一变革性的技术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投资,政策的春风为AI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的具体举措,我国正以坚定的步伐,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繁荣。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人工智能政策的每一次发布都是对未来的投资,每一次创新都是对传统的超越。这些政策不仅为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指明了方向,也为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我们将一起探索中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宏伟蓝图,感受它如何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互联的未来。

图片


政策脉络:全面梳理中国人工智能政策

的发展轨迹。

自2015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科技部、工信部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指导、支持、规范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政策,内容涉及人工智能发展技术路线、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等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式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该政策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2017年3月,国务院发布《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premier/2017-03/16/content_5177940.htm

2017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了到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

2018年11月,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8-12/31/content_5443931.htm

2019年3月,中央深改委《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了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

网站链接

https://news.21csp.com.cn/c16/202001/11392413.html?from=groupmessage

2019年6月,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人的人工智能》该原则强调了在人工智能发展中要坚持负责任的态度,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可靠、可控,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xinwen/2019-06/17/content_5401006.htm

2019年6月,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人的人工智能》该原则强调了在人工智能发展中要坚持负责任的态度,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可靠、可控,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xinwen/2019-06/17/content_5401006.htm

2019年8月,科技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该指引旨在指导和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设,通过试验区的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2/03/content_5457884.htm

2019年10月,工信部《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该政策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1/13/content_5451530.htm

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等15部门《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了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目标、原则和重点任务,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网站链接

https://www.ndrc.gov.cn/fggz/cyfz/zcyfz/201911/t20191115_1203551_ext.html

2020年1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该政策旨在通过“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的培养,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3/03/content_5486326.htm

2020年8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该指南提出了构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的目标、原则和重点任务,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8/09/content_5533454.htm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该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包括推动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网站链接

https://www.ndrc.gov.cn/fzggw/wld/zsj/zyhd/202312/t20231227_1362958.html

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中央能源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调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加快推动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算力枢纽体系,以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5/26/content_5612405.htm

2022年7月,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网站链接

https://heec.cahe.edu.cn/news/kj-tzgg/16703.html

2022年8月,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该通知旨在通过支持建设示范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15/content_5705450.htm

2023年10月,工信部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在该项政策文件中围绕“算力+工业”“算力+教育”“算力+金融”“算力+交通”等方面明确系列具体部署,并提出在工业、金融等领域算力渗透率显著提升,医疗、交通等领域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能源、教育等领域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10/content_6907900.htm

2024年2月,中国科学院《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技术领域,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站链接

https://www.cas.cn/zcjd/202401/t20240130_5002010.shtml

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了构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的目标、原则和重点任务,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网站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7/content_6960720.htm

重点解读:深入分析政策背后的战略意图,以及对企业和创业者的具体影响。

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布局,展现了对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连续的政策文件和规划指南,我国不仅确立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地位,而且明确了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这些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企业层面,政策导向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强劲的发展动力。政策鼓励企业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领域加大研发力度,以获得政策扶持和市场竞争优势。同时,政策所揭示的市场机遇,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为企业开拓新的增长路径提供了广阔空间。此外,政策倡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搭建了桥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更使企业能够在行业内树立权威,构建技术壁垒。

对于创业者,政策的扶持作用尤为明显。政策不仅指明了创业的热点领域,还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了创业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政策支持的创新平台和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了成长的温床,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则为企业输送了新鲜血液。这些措施共同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良好环境。

未来展望:探讨在政策指引下,人工智能将如何塑造未来的经济和社会格局。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人工智能+”行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策的引领下,人工智能正成为重塑未来经济和社会格局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深入,人工智能不仅将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将深刻影响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

在经济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极大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向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它将助力制造业实现自动化、个性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在服务业,人工智能将通过精准数据分析,提供定制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此外,人工智能还将孕育新兴产业,如智能驾驶、远程医疗、金融科技等,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社会层面,人工智能将使得公共服务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在医疗健康领域,它将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精准性和可及性。在城市管理中,人工智能将优化交通流量管理、灾害预警、公共安全监控等,提升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增强城市韧性。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如就业结构变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投资者需要具备前瞻性,关注企业在社会责任和伦理标准方面的实践。投资那些能够平衡技术创新与社会影响的企业,将有助于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态势,以及它如何影响各行各业。通过战略性投资布局,投资者不仅可以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机遇,还可以为社会的智能化转型做出贡献。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投资者有望在这一领域获得丰厚的回报。


来源:节选自卓研咨询,qin'q,引领创新





 
政策热点